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,近些年來,農業農村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,把農業的綠色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,推進減量增效、綠色替代、種養循環、綜合治理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化肥農藥用的少了,豬圈里的糞污變成寶了,秸稈用的更好了,農膜回收率更高了。今年繼續堅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方向,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。
為什么要堅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方向?
眾所周知,人類現在的病是越來越嚴重,盡管醫院人滿為患,但是病卻沒辦法從源頭上解決。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中顯示,健康影響因素中醫療僅占8%。
所以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健康保障,即不得病、自愈病、控制病應該是未來健康的主角,而不是靠醫學讓人們保持健康。
深入的分析可得,我們要轉變思想模式,即實現“治病”到“養病”的轉變,提高身體的自愈力,這將有利于我們自身的健康發展。
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:應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,因為醫療因素只占8%,以治病為中心的舊時代已經過去,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新時代已經來臨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“堅持預防為主,……,預防控制重大疾病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,讓人民吃得放心。”
十九大“健康中國國家戰略”的提出,凸顯了兩方面的問題:
一是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;
二是健康問題提升為國家戰略有利于問題的解決。
那么,國家的號召怎么落地,靠誰來實施呢?我們如何預防,如何不得大病?
首先,我們要找準疾病的根源,然后才能從源頭抓起,解決關乎國計民生的人民健康大問題。
中國科學院徐恒泳,多年來,從跨學科角度,研究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要素,揭示疾病的根源和本質,創造性提出非醫健康體系,通過控制危險因素,預防重大疾病,讓人遠離疾病,健康長壽。
徐恒泳表示:導致現代疾病猖獗的原因是土壤中礦物生命元素的流失。
正是由于土壤中營養元素的缺乏,故作物生長無法獲得或只能獲取少量對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,Z終導致人體內的合成障礙、代謝障礙、血管淤堵等問題,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人類疾病。
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,徐老師提出,人類把控好生命的源頭,我們要補充土壤中的礦物生命元素,強化酶作用,促進合成、強化代謝、化淤疏堵,從源頭抓起,解決困擾人類的健康問題。
徐老師認為,有機農業是拯救我們的出路,而有機食品就是我們的救命良藥。
他說,“我對很多的農業專家講,你們關心的是作物的高產,解決溫飽問題,但是,我們生產的農產品,是讓人得病,還是讓人健康?
這個問題,我們的農業專家是不管的,因為社會沒有這個分工,那誰管呢?只能生病了去醫院,讓醫生管。我們國家已經發現這個問題,并提出了“健康中國”這個戰略,但是健康中國靠什么?“健康中國”只能靠有機農業,有機農業是健康中國的基石。”
有機農業:為了土地的未來
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這句俗語人人皆知,人們辛苦的勞動,才有得豐收,但是土地呢?沒有土地所提供的營養,莊稼怎么生長?
在以前,人們沒有太高的追求,糧食夠吃便好,那個時候往往都是大多數人都在種地,他們沒有現在的那么多肥料,只有農業有機肥(糞便)。所以往往種完一次地之后會讓土地“休息”一段時間,這樣來年種下的農作物才能豐收!
現在情況是少部分讓種地,大部分耕地沒人用,種地的人手上就那么點土地,如果不住抓生產,就賺不到錢。所以現在有些耕地成了荒地,而有些土地則是根本沒有時間休息,一波剛生產完,又一波種植。如果有一天土地被折磨的受不了了,還能種的出營養健康的農作物么?
有機農業:土地沒病,人才會健康
大家知不知道中國的農藥的使用在全球排行一?與此相并的便是癌癥、心腦血管毛病、三高和糖尿病都是排一的。
難道只是因為垃圾食品么?
早在過去的20多年像美國、德國這些發達國家的農藥使用量已經穩定了下來,其中英國減少了44%、日本減少了32%、越南減少了24%、意大利減少了26%、法國減少了38%。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想辦法減少農藥的使用量,但是中國的農藥使用量反而增加了136.1%。
農藥是給誰用的?還不是土地!
“是藥三分毒”,農藥的污染現在已經體現出來了,食用了久經農藥污染的土地生產出來的糧食是會導致你的身體變差,容易生病,這些都是間接的,還有直接的。
就是當發生霧霾、沙塵暴的時候,這些攜帶著農藥的灰塵都將被你吸進身體中去。健康都沒有了,何談發展?
有機農業:維護土地的生態平衡
現在的化學合成化肥,可以說說人人都用。在有機農業里面,為了避免破壞生態平衡,保護所有的生物的健康。就減少或者不再使用化肥,從而保持生態的穩定!
正確的使用有機農業,關于食品安全問題面源污染、土壤質量下降、生物多樣性減少和大氣污染等都可以迎刃而解!
堅持農業綠色發展,有機肥替代化肥,畜禽糞有機肥資源化利用,化肥和農藥使用量負增長,健全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,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,持續推進綠色防控、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的開展,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創新與融合——這些都標志著中國農業的轉型升級已正式開啟。
電 話:13645340809(微信同步)
聯系人:韓程金
郵 箱:agro0809@cnplough.com
地 址:山東省禹城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天盛路6號